京張高鐵第一長隧道、全長12.974公里的崇禮鐵路正盤臺隧道順利貫通
近日,京張高鐵建設又有了好消息。記者從中鐵隧道局獲悉,該集團施工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崇禮賽場交通配套工程、京張高鐵第一長隧道、全長12.974公里的崇禮鐵路正盤臺隧道順利貫通。2022年北京冬奧會時,旅客乘坐高鐵列車穿越這條隧道只需3分鐘。
京張高鐵起自北京北站,途經(jīng)沙城、下花園、宣化,至河北張家口,全線長約174千米。京張高鐵在抵達張家口市下花園北站后一分為二,向西北直達張家口的是京張高鐵主線,向東北通向崇禮的則是52公里長的崇禮支線。崇禮鐵路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崇禮賽場交通配套工程,也是京張高鐵的重要干線鐵路和京津冀地區(qū)城際鐵路網(wǎng)的重要組成部分。此次貫通的正盤臺隧道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,全長12.974公里,為單洞雙線隧道,也是京張高鐵及崇禮鐵路的第一長隧道。
工程正線共設10個車站,分別為北京北站、清河站、沙河站(不辦理客運)、昌平站、八達嶺站、東花園北站(預留)、懷來站、下花園北站、宣化北站、張家口南站。其中,懷來站、下花園北站、宣化北站3個為新建車站,其余均為改建車站,其中北京北、清河和張家口南為始發(fā)站。
正盤臺隧道屬單洞雙線隧道,是京張高鐵及崇禮支線全線最長隧道,風險等級為一級,是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。去年年底,這條隧道在京張高鐵一線突然走紅,但讓它走紅的并非長度,而是難度。根據(jù)施工方介紹,正盤臺隧道具有四大難點:
一是地質條件復雜。隧道穿越侏羅系上統(tǒng)張家口組多期噴發(fā)火山碎屑巖,巖層在各期有間斷,造成正常巖體中分布有透鏡狀軟弱夾層,地層相變大,巖性均勻性差,其軟弱夾層分布具有不確定性。
二是涌水量大。隧道處于富水區(qū),斷面大、節(jié)理裂隙發(fā)育,存在突泥涌水、塌方、巖爆等安全風險。據(jù)介紹,正盤臺隧道日均涌水量為14萬立方米,累計涌水量已達6000萬立方米,相當于5個西湖的水量。
三是隧道下穿古長城,爆破允許振速為每秒0.1厘米,必須采用爆破監(jiān)測儀控制爆破振速以有效保護古長城結構安全。
四是隧道內存在兩處井泉,須防止水土流失,環(huán)保要求高,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脆弱。
工程自2016年9月開工以來,面對復雜的隧道地質條件、涌水量大的歷史級難題和惡劣的通風條件,建設者采用增加支洞、泄水洞、施工平導等措施,新增平行導坑5180米、泄水橫洞1100米、各處支洞1764米,實現(xiàn)“長隧短打”,形成了洞中有洞的格局,并實施全工序機械配套施工,形成了獨具特色的9條完整標準化作業(yè)線,加快了施工進度。施工中共取得了12項科研成果,包括超前地質預報技術、機械化配套升級、多工作面通風技術等領域。
根據(jù)目前的施工進度安排,正盤臺隧道的整體道床計劃在2019年4月底完成,施工完成以后,交付鋪架單位進行鋪軌作業(yè)。鋪軌作業(yè)完成、整個四電系統(tǒng)聯(lián)調聯(lián)試后交付鐵路局進行運營施工,最后正式通車。
免責聲明:
1、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,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我們不對其準確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、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。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2、中金普華產業(yè)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。如涉及文章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。